当前位置:目的地 > 直辖市 > 上海 > 枫泾古镇 > 丁聪漫画陈列馆概况

关于丁聪漫画陈列馆

丁聪漫画陈列馆 - 探路侠

丁聪,笔名小丁,1916年出生,2009年5月26日逝世。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丁聪出生在一个漫画世家,父亲丁悚,字慕琴,1891年9月出生于枫泾南镇,是解放前上海有名的漫画家,以讽刺社会现象的政治性漫画著名。刘海粟在创办上海美专时,丁悚是该校第一任教务长。之后,丁悚与其他漫画家在法租界恒庆里31号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协会——漫画会。丁悚的代表作有《六月里的上海人民》、《双十节》及《虫伤鼠咬》等。

古人云:“非人磨墨墨磨人。”丁聪自幼受其父熏陶,生就一副傲骨,学得一手好画。他在继承父亲的漫画风格的基础上,广收博取,着意创新,拓宽艺术的河流,张扬艺术的魅力,创造艺术的个性,以娴熟的技法、精巧的构思、灵动的笔墨,创作出一幅幅画风辛辣、仪态万千的佳品力作。

丁聪“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是个思想进步的爱国主义者。读中学时他就开始发表漫画作品,抗日战争前,创作有关电影题材的漫画,并任大型画报《良友》编辑。抗战开始后,为《救亡漫画》杂志作画;在香港编辑《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参加在重庆展出的香港漫画联展,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在昆明画抗日传单画,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丁聪回上海,为《周报》、《文萃》、《群众》、《民主》等进步报刊画讽刺漫画。“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丁聪以神出鬼没之笔,变幻无穷之墨,生动、形象而又无情地讽刺、鞭挞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腐朽没落,处处折射出他的正义和良知。

1949年解放后,丁聪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2年出版了《丁聪漫画选》,其作品保持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的风格。丁聪深入火热的生活,以澎湃的激情,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创作出一批热情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劳动人民的活枝鲜叶的“故事”。

丁聪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结交广泛,与许多知名人士都有深厚的友情。他为鲁迅、老舍、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作品绘过插图。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等鲁迅小说插图33幅,著名作家唐弢评其画为“构图奇妙,情致深远”,茅盾也欣然题签《鲁迅小说插图》封面,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在《人民日报》发表《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插图和为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画的插图等。其中《骆驼祥子》插图8幅,获得1979年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荣誉奖。丁聪的小说插图,构思设计别具匠意,人物造型细致逼真,趣味盎然仪态万千,意深旨远耐人寻味。1980年6月,茅盾和丁聪重逢之时,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闻猛人”,可见两人友情之深。

“人道恶盈而好谦”,丁聪尊崇古训,为人谦和。他现任全国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却始终以“小丁”自称。据他介绍,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在父亲面前,他永远是小丁;其二,“丁”的中文别解是“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事实正是如此,丁聪尽管是个大画家,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小人物”,以小人物的心态对待自己,以小人物的视角观察社会,因而他的笔下常流露出真诚朴素的百姓情怀。

“乔木展旧国之思,行云有故山之恋”,丁聪对故乡枫泾可说是一往情深。如今,年已九十的他仍关心着家乡绘画人才的培养,关心着枫泾小学“丁聪漫画艺术班”小学员的健康成长。2002年,他应吉林电视台之邀拍摄专题片《回家》而“回家”,看到枫泾的巨变,心中十分高兴。他欣然同意,在家乡陈列展出他的漫画作品。于是,在一年之后,座落在枫泾北大街421号的《丁聪漫画陈列馆》建成并开放迎客。陈列馆展出的丁聪的100多幅作品成为彪炳当代、泽被后世的精神宝藏。

驴友点评

  1. 还没有人说话,你来说两句吧

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上海枫泾古镇

  • 景点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朱枫公路281号地图

  • 景区电话:

    021-57355555

  • 开放时间:

    5月1日-9月30日 08:00-17:00(最晚入园16:3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08:00-16:30(最晚入园16:00)

攻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