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目的地 > 直辖市 > 上海 > 枫泾古镇 > 人民公社旧址概况

关于人民公社旧址

人民公社旧址 - 探路侠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的枫围乡(今枫泾镇外围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一直到1984年1月,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复为枫围乡人民政府。前后26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

走进这座和平街85号公社大院,迎面门楣上方是红底金黄的5个领袖体大字:“为人民服务”。两边照墙上,分别用红字写着两条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进院子,那个时代的宣传气氛愈加浓烈地扑面而来。只见一排办公用房的廊前立柱上,由东向西刷满了一条条当时最典型常用的标语, 分别是:

“抓革命,促生产”

“备战备荒为人民”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万岁”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

走廊内侧的青砖墙面上,悬挂着14幅毛泽东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黑白照片。

这排公社办公用房里,按当时原貌恢复保存了公社主任室、办公室、贫协会(贫下中农协会)、知青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妇联、武装部、公安以及会议室等各种办公室。
走进一间间办公室,仿佛走进了历史。当时用的手摇电话机。各种生产计划的统计报表、办公用具……无不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公社主任室里,墙上贴着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和“农业生产茬口表”。1967年8月毛主席题写的”革命委员会好”木刻版画也醒目地贴在墙上。公社主任的办公桌上,除了摆放着《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等“红宝书”外,还有一个小巧的钟,钟面上写着“毛主席万岁”,侧面是林彪的红底照相。壁洞里有1966年至1967年的各期《毛泽东》期刊和中共中央(1974)1号文件,在“中共中央通知”的标题上方,印有几个夺人眼目的红字:“毛主席批示,同意转发。”布置展室的同志 真可谓是用心细致周到,连挂在衣架上的军大衣也是当时年代流行的那种。

在公社办公室里,你还能看到桌上的磁石式电话机,那是当时那个年代公社最先进的通讯工具了。《情况交流报告》、《会议记录》、《生产进度统计》、《人口统计》、《请示报告》等一排文件夹子整齐地挂在墙上,反映出当时公社办公室的各种职能。难得的是,报夹上的几张发黄的报纸,竟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民日报》和《井岗山战报》。

知青办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的简称,是当时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的号召应运而生的。知青办是专门负责办理接收、安置、调解、上调等城镇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工作的机构,在当时可是举足轻重的部门,影响和掌握着多少知识青年的命运。

走进会议室,突入眼帘的是西边墙上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大幅字画。在旧凳子、旧桌子、旧杯子、旧的竹壳热水瓶之外,一尊白色的毛泽东石膏像摆在最显要的地方。这里是公社干部“早请示、中对照、晚汇报”的地方……

公社大院后边,还有当时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而开挖的防空洞。里边有指挥室、会议室、弹药库……战备的所需一应俱全。

只要是有点年岁的人,来到这里,无不能感受到历史的凝重。这里的一间屋、一张纸、一幅字,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展出这一旧址,就是让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再一次反思,让没有经历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有个直观的了解,以牢记那“史无前例”的惨痛的过去,珍惜改革开放的今天,共同去开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驴友点评

  1. 还没有人说话,你来说两句吧

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上海枫泾古镇

  • 景点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朱枫公路281号地图

  • 景区电话:

    021-57355555

  • 开放时间:

    5月1日-9月30日 08:00-17:00(最晚入园16:3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08:00-16:30(最晚入园16:00)

攻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