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探路侠 > 目的地 > 直辖市 > 天津 > 天津古文化街 > 攻略

体验天津古文化街的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这条街每天都会迎接众多旅游团的到来,但你也不能图清净太早去,因为街区内的店铺基本在十点左右才会开门。作为一个在其周边长大的人,这里充斥着小编的童年回忆。其实重建后的古文化街失掉了以前的一些热闹味道,真真正正成为了一个旅游特色景点了。

天津古文化街是中国唯一一个5星级旅游步行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

“津门故里”牌坊

“津门故里”牌坊

“沽上艺苑”牌坊

“沽上艺苑”牌坊

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元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介绍天津的历史变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皇会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此会而得名。传统的演出场所在天后宫前的广场以及宫南、宫北一带。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

体验天津古文化街的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 - 探路侠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妈祖庙)

天后宫(妈祖庙)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它位于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宫、小直沽天妃宫、西庙、娘娘宫。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

佑护三津

佑护三津

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吸引了很多游人。

天津天后官建立迄今660多年,一直香火很盛。船户来往必定祀祷,远近百姓多来祈福,热闹极了。有古人的诗可证。元代张翥有首诗《代祀天妃角次直沽作》描写了拜祷天后盛况:“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员代祀,可见上层人士对天后娘娘的尊重。来祭祷的人中更多的是船户,清人汪沆《津门杂事诗》有“天后宫前舶贾船,相呼郎罢祷神筵”的诗句。清人蒋诗《沽河杂吟》有“刘家巷里如云舶,部祷灵慈天后宫”的诗句。他们描写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热闹情景。农民也来给天后娘娘进香。孟韫徽《津门杂咏》说:“三月村庄农事忙,忙中一事更难忘,携儿结伴舟车载,好向娘娘庙进香。”可见农民来进香时也是成群结队。清人崔旭《津门百吟》有首诗对祀奉天后的情形带有总结性:“飞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这首诗算是概括了600多年来从朝廷到民间敬奉天后的历史。

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天津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届时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内除两端牌楼及宫前戏楼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近百栋房屋皆为仿清民间小式古建筑。

玉皇阁

玉皇阁

道教道院。在天津市旧城东北角。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弘治、万历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缮与重建。原由山门、钟楼、鼓楼、大殿、配殿、清皇阁、六角亭等建筑组成,后绝大部分建筑被废。现仅存主体建筑玉皇阁等,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顶覆绿色硫璃瓦,上层檐下出回廊一周,可凭栏远眺,原供奉玉皇大帝铜铸像,是天津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为古人重阳登高之处;清人有诗云:“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昔是天津市区最大的道教庙宇。

通庆里

通庆里

通庆里始建于清末民初,原为一片平房,后来,商人郑元里购买这块地皮后拆除了原有平房并兴建通庆里。原通庆里曾作为银号使用,后来成为居民住房,在整修之前,曾住有72家居民。在2003年的天津海河综合开发以及古文化街改造过程中被天津房产总公司发现并于2004年根据“恢复功能、修旧如故”的原则将其保留和恢复了其建筑特色。

在2003年的天津海河综合开发以及古文化街改造过程中,天津房产总公司在通庆里建筑群的局部墙壁上增加了六幅浮雕,内容分别为:东侧入口为“《黄大门》浮雕”、和“潞河督运图浮雕”;西侧入口为:“文明娶亲浮雕”、“天津卫俏皮话写真浮雕”、“踩高跷浮雕”和“闹龙舟浮雕”。

戏楼

戏楼

严复

严复

泥人张

泥人张

杨柳青画店

杨柳青画店

张小泉刀剪

张小泉刀剪

大清邮币

大清邮币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金鳌”牌坊

“金鳌”牌坊

“晴雪”牌坊

“晴雪”牌坊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士宝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图》几处波澜起伏、情节变化的画面。北头一幅是:汴河岸边泊着许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摇橹。船工的奋力以进,说明载重量之大河水上运输的繁忙紧张情况。中间一幅,画面正中是汴河上东水门外的虹桥。桥下一只载满大船正要通过,全体船夫紧张操作,桥上车辆、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构成一股都会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您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固是惬人心意的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 还没看过瘾?去《天津古文化街》看看

驴友点评

  1. 还没有人说话,你来说两句吧

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天津古文化街

  • 景点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鼓楼北地图

  • 景区电话:

    022-27359628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